惠天听书(www.HTTingShu.com)欢迎您!春秋时期,宋国有个农民,一天他正在地里劳动,突然看见一只兔子从地里惊慌窜出,恰巧撞在突出地面的一块树根上,撞断脖子,死在树桩下。这个人连忙扔下农具跑过去,把兔子拾起来,带回家美美吃了一顿。
这本来是一件十分偶然的事情,但是这个宋国人却因为这个意外的收获而想入非非:干农活太辛苦了,如果每天都有一只兔子撞在树桩上,我便可以毫不费力地得到一只兔子,比在地里干农活强多了!从此,他放下地里的农活不干,成天守在这块树根附近,希望经常能拾到撞死的兔子。时间一天天过去了,他再也没有看见兔子撞死在树桩上。兔子没有拾到,地里的庄稼也荒芜了。他的行为也成为人们谈话的笑题。
人们根据这个故事,引申出成语“守株待兔”,比喻人死守经验,不知变通,终于导致失败;也用来比喻人妄图不劳而获,以便坐享其成。